麻食,也有叫作“麻什”、“麻食子”或者“麻什子”的,是西北地区(尤其在陕西省西安市)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。 麻食这种面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,当时叫“秃秃麻失去”( 元代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),也叫“秃秃麻食”(元代《饮膳正要》)。
贾平凹先生在《陕西小吃小识录》称作“圪咜”(陕北语)。关中人称作麻食、猫耳朵。以荞面为料。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,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。主要分布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,是大家喜欢的日常简单饮食的一种。
今天我就来做一锅好吃又暖心的麻食吧!
面粉加水和成面团,醒二十分钟,反复揉至成光滑的面团。
面团擀薄成1cm左右厚的面饼。
再切成1cm宽的面条,切好的条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滚成圆柱。
圆柱均匀切成小面丁。
案板上撒面粉,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轻微摁一下,借着摁劲轻轻搓一下,面就会卷起来。
锅中将水煮沸。下入搓好的麻食煮至8成熟。
准备好麻食要用的食材:土豆胡萝卜青萝卜切丁,青菜洗净,西红柿去皮切丁,蘑菇洗净切丁。
另起油锅,热锅凉油,下葱花爆香,下入蘑菇丁翻炒。
相继下入土豆丁、胡萝卜丁、青萝卜丁,和番茄丁。继续翻炒。
加入提前炒肉的猪油块。
炒匀后倒入煮麻食的锅里。继续煮,麻食煮熟后加入青菜。
青菜一熟,这锅热腾腾的麻食就做好了!
冬天虽冷,一碗热腾腾的麻食下肚,就一点也不觉得冷了哦!
希望大家喜欢~
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
发表评论